連外國人都激推!來台觀光必訪20大景點名單全揭密

0
0

疫情後旅遊潮大爆發,身旁親朋好友甚至辦公室同事三不五時就出國玩已經變成常態,飛往異鄉總有那麼些一定得踩的點,反過來想,實在也挺好奇對於外國人來說,那些地方是遊歷台灣必須得去的呢?在這個網路資訊方便又快速的時代,雖說這類旅遊介紹文爬一下網路就有,但事實上外國遊客間也會互通資訊,也因此還真有份「台灣必去20個景點」清單在到處流傳著,就讓我們以在地人的角度,來看看被指名的這20個景點,是不是真的超有代表性,以後若「有朋自遠方來」,參考這份名單來安排行程,相信必定能「包君滿意」!

外國遊客瘋傳台灣必訪20大景點。
外國遊客瘋傳台灣必訪20大景點。

台北市信義區 台北101

台北101。(中時資料照片)
台北101。(中時資料照片)

原為台北國際金融中心的台北101,是為台灣首座國際頂級購物中心,於1998年為配合政府推動之「亞太營運中心」政策,以成為大型商辦設施為目標正式開工,由建築師李祖原採用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,採用融合現代與傳統美學的設計,同時兼具抵禦台灣常見的地震與熱帶氣旋氣候,其擁有全球首座可開放給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是為一大特色,也因此獲得安波利斯摩天大樓獎第1名、美國綠建築協會(USGBC)LEED綠建築白金級認證、國際健康建築研究院(IWBI)WELL健康建築白金級認證等殊榮,在觀景方面,89樓為室內觀景層,91樓為室外觀景台,可鳥瞰台北101也經常舉辦垂直馬拉松、跨年煙火等活動,甚至開過演場會,各方面都可說是代表台灣的知名觀光地標。

台北市中正區 中正紀念堂

中正紀念堂與三軍儀隊。(中時資料照片)
中正紀念堂與三軍儀隊。(中時資料照片)

位於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,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而建立的建築,最具特色的乃是其建築風格,為融合清代宮殿與現代的設計,主體結構為白色八角形大廳,象徵吉祥,屋頂覆以藍色琉璃瓦,搭配紅色基座,展現莊嚴與宏偉,廣場南、北兩側為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,是為國家級藝文表演場館,三者皆相當具東方古建築特色,一同構成「自由廣場」文化園區,此外,該處每年初春梅花、櫻花盛開的美景,以及每日的三軍儀隊交接,也是吸引眾多國、內外遊客參觀的重點,在此能體驗文化與歷史的交融。

台北市萬華區 西門紅樓

西門紅樓。(中時資料照片)
西門紅樓。(中時資料照片)

位於西門町商圈的西門紅樓,於1908年由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所建造,為八角樓與十字樓組成,是臺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,是為北市市定古蹟建築,亦是如今全台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建築物。西門紅樓歷經市場、書場、電影院、劇場的角色變換,自2007年起,北市府文化局委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,歷經10餘年經營,已逐步累積文創能量,形塑成現今台北市甚至是台灣指標性的文創及藝文據點。

新北市野柳區 野柳女王頭

野柳女王頭。(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)
野柳女王頭。(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)

「野柳女王頭」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野柳地質公園內,屬於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範圍,公園內有許多因造山運動、風化及海蝕等差異侵蝕所形成的特殊造型蕈狀岩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野柳女王頭,其因大石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,造成岩石形狀不規則改變而成,以不同的角度遠觀時,頂部如優雅如美側臉,下接修長頸部,貌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,因而得名,且因經年累月的各種侵蝕,野柳女王頭很可在某天斷裂消失,是看一次就少一次的珍貴存在。

台北市文山區 貓空纜車

貓空纜車可360度欣賞貓空一帶美景。(北捷提供)
貓空纜車可360度欣賞貓空一帶美景。(北捷提供)

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架空索道「貓空纜車」,於2007年7月啟用,為循環式纜車,全長4.03公里,全程有4個停靠站,分別是動物園站、動物園南站、指南宮站、貓空站,沿途可以透過透明車廂360度欣賞貓空地區美景,另外,搭乘貓空纜車還能順路前往動物園、貓空、指南宮、樟樹步道等其他景點,在此推薦搭乘貓纜最美的三個時刻:雨後雲霧、黃昏晚霞及燦爛夜景,遊客可搭貓纜飽覽北市日夜美景,並享受市郊貓空的獨特靜謐時光。

宜蘭縣頭城鎮 蘭陽博物館

蘭陽博物館完美詮釋建築與環境的溝通。(中時資料照片)
蘭陽博物館完美詮釋建築與環境的溝通。(中時資料照片)

由「烏石港遺址公園」原址改建的蘭陽博物館,是全國首座以台灣主體思考為主軸展示的人文生態博物館,結合烏石礁、濕地與龜山島等地方特色景觀,取頭城鎮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地貌特徵「單面山」為設計靈感,博物館的外牆則根據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《四季》為發想,來呈現蘭陽平原的農田景觀與四季變化,在展場空間規劃上,以垂直串連的寛闊無柱空間,由上而下區分為四個樓層「山之層」、「平原層」、「海之層」與「兒童探索區」,站在「山之層」往下看,猶如由高處俯視這片地方的「山、平原、海」自然空間,既展現宜蘭的地理環境與人文軌跡,也讓遊客的想像空間自建築本身延伸,蘭陽博物館完美詮釋建築與環境的溝通,因此獲得國內外無數建築大獎,相當值得一訪。

台東縣成功市 三仙台

台東三仙台景緻迷人。(東管處提供)
台東三仙台景緻迷人。(東管處提供)

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,因阿美語稱呼又名為「比西里岸」,由離岸小島、珊瑚礁海岸及碎石海岸構成,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,原是一處岬角,因日夜海水侵蝕而逐漸斷了岬角頸部,最終成了離岸島。

三仙台上有很多稀有珍貴的濱海植物,如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構成的珊瑚礁群、北側的礫石海灘以及熱帶魚群等,因此被列入自然保護區,加上風化和海水侵蝕的作用,三仙台風景區內,有許多造型奇特的岩石和海蝕地形,而除了珍貴的自然景觀外,還有故事性,傳說呂洞賓、李鐵拐、何仙姑曾經蒞臨此處,讓三仙台更添夢幻氣息,如今三仙台已納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,設置了「三仙台遊客服務中心」,提供當地生態環境介紹及旅遊相關諮詢服務。

花蓮縣秀林鄉 太魯閣牌樓

太魯閣牌樓(中時資料照片)
太魯閣牌樓(中時資料照片)

太魯閣牌樓位於錦文橋南端橋頭與中橫公路交會之路口,又稱為東西橫貫公路牌樓,鄰近太魯閣遊客中心和太魯閣國家公園,為東方宮殿式設計,象徵台灣的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的起始,也是通往太魯閣峽谷的必經景點,作為中橫公路開通以來最具代表性與象徵意義的存在,太魯閣牌樓於2005年被登記列為歷史建築,是到東部旅遊的必打卡熱點之一。

嘉義縣阿里山鄉 阿里山小火車

阿里山小火車。(中時資料照片)
阿里山小火車。(中時資料照片)